欢迎试用中国音网
登录方式:校内IP自动登录
试用期限:至2022.8.31
数据库简介:
中国音网以百年来的珍贵中国老唱片资源为主体,结合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涵盖自清末有声记录起始以来,蜡筒、唱片、开盘带、盒式磁带等多种介质保存的中国戏曲、曲艺、民族器乐、歌舞、宗教、社会纪实等各个门类的有声文献,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型资源库,也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工程。
子库:
1.红色音乐文化基因站
收录上万条中华民族之红色记忆的象征性曲目,素材来自各类有声媒介,描述和再现历史事件、英烈人物、红色历程,让听者感触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之根、之脉、之魂。
2.中国戏曲数据库
涵盖中国百余种戏曲种类,有京剧、昆剧、越剧、黄梅戏、秦腔、川剧等大型剧种的各类有声文献,也有越调、甬剧、文场戏、泗州戏等地方小剧种和稀有剧种的珍贵录音资源。
3.中国曲艺数据库
收录近百种中国曲艺,囊括清末以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曲艺音乐,如鼓曲、相声、评弹、评书、民间说唱等艺术形式,品类齐全,版本精优。
4.民族歌曲数据库
汇集中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全面体现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艺术。资源中既有各民族优秀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也收入有大量田野调查录音,具有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价值。
5.民族器乐数据库
网罗中国各民族与地区的器乐曲目,包含弹拨、拉弦、吹奏等百余种民族乐器的独奏曲目,并有众多民间器乐合奏音乐,如鼓吹乐、丝竹乐、弦索乐等,是中国传统器乐的艺术集成。
6.歌舞音乐数据库
收录中国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的歌舞音乐资源,并按声乐类、器乐类及综合类歌舞音乐整理归类,兼具学术研究、教学范本、艺术欣赏的功能。
7.非遗站
主要收录联合国和中国官方“非遗”项目之相关音视频资料,同时兼顾各类实地、文献、田野考察资料。
8.草原音乐数据库
中国音网-内蒙古传统音乐资源站(又名“草原音网”)收录了3万余首内蒙古民族音乐音视频资源。本项目积累了6000千余小时的珍贵声像资源,包括蒙古族、汉族以及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内蒙古“三少”民族的各类体裁传统音乐资源,以及“草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统音乐资源。数据库内容涵盖了长调、马头琴、呼麦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二人台、四胡、乌力格尔、扎恩达勒、哈库麦、乌春、赞达仁、爬山调、漫瀚调、好来宝、叙事民歌、短调民歌、雅托噶、阿斯尔、潮尔道、古如歌、科尔沁潮尔史诗、潮尔、冒顿潮尔、托布舒尔、博舞、雅德干伊若、伊玛堪等数十种国家级非遗、自治区级非遗,基本涵盖了相关领域所有的传统音乐体裁,同时包含了大量仪式音乐、民俗音乐以及当代著名音乐家珍贵资料。
数据库指南页:
图书馆主页-试用数据库-中国音网
版权声明:
中国音网所有音乐资源来自华韵文化制作出版的传统音乐作品,以及记录于老唱片、蜡筒、母带等介质的公版音乐作品等的数字化修复版本,华韵文化享有所有音频当前版本对应的知识产权和相关权益。资源主要为音乐学、音乐史研究以及爱好者交流学习使用,任何人不得私自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平台内的音频资源、复制平台内的编目信息用以商用或其他形式的营收,不得进行非法传播和修改。
中山大学图书馆尊重并维护原作者和出版者的知识产权利益, 并呼吁校园网用户严格遵守版权法的规定,严禁任何个人或单位恶意下载数据或将数据用于任何商业或其他营利性用途,严禁任何个人或单位私设代理提供校外人员使用。不得使用网络下载工具如迅雷、flashget、电驴等批量下载或多线程下载电子资源。上述情况一经发现,我们将有权停止违规IP的使用权限。